广州从化龙潭村

乡村介绍


认识龙潭村:百年墟市,今日田园会客厅

1、乡村名片

区位: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西部,106 国道 300 米即到,距从化城区 25 km,广州市区自驾 1 h。

面积:约 6 km²,14 个村民小组,3700 余人。

特色关键词:百年“趁墟”文化、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岭南水乡婚俗、奶牛 IP、万亩良田。

2、田园风景与乡村特色

万亩良田:春季油菜花海、夏季稻浪翻滚、秋季稻穗金黄,田园小火车穿梭其间。

流溪河卫东段绿道:骑行 8 km 水杉夹道,可远眺鸡笼山。

甜蜜经济:结婚小镇—礼堂、草坪、彩灯、爱心雕塑,2024 年已见证 100+ 对新人集体婚礼。

奶牛主题乐园:大野牧乡试运营,3600 头荷斯坦奶牛,可亲手挤奶、做酸奶。

3、必游动线与最佳打卡点

A 田园牧歌线

骑行绿道 → 稻田小火车(网红拍照)→ 越秀风行牧场(喂奶牛、品鲜奶冰淇淋)→ 稻田音乐节(每年 10 月)。

B 古村文化线

龙潭旧墟风情街(骑楼墙绘、非遗工坊、汉服体验)→ 潖江舞台(周末有粤剧、民谣演出)→ 徐家大院(民国碉楼、天井晒秋)→ 财神庙(1918 年建成,2021 年修旧如旧)。

C 爱情打卡线

“囍”字广场 → 结婚礼堂 → 爱情邮局寄明信片 → 520 公路(夜景灯光秀)。

4、 乡村故事与历史背景

元代建村,因墟得名:潖江二河交汇,明清时期“一月三墟”(逢 1/4/7 尾数日),清远、佛冈商贾云集,米行、牛市、荔枝干栈盛极一时。

“墟日经济”兴衰:1958 年设龙潭大队,改革开放后交通改道、墟市衰落;2021 年越秀风行田园综合体落地,百年“趁墟”文化以“前店后厂”形式复兴——牛奶厂、非遗小吃店、手信集市,既卖产品又展过程。

传说:财神庙门神“左手招财、右手护圩”,每逢墟日开市,村民抬财神游街,祈求“龙抬头、潭聚财”。

5、游览价值

广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广州一小时生活圈内,集“田园+牧场+古村+婚庆”四重体验;

村集体收入三年翻 3 倍,可观察乡村振兴真实样本。


历史沿革


元代:先民于潖江冲积平原建村,因江中有深潭、传有龙潜,取名“龙潭”。

清·嘉庆:设龙潭墟,成为从化西部最大圩市。

1918:墟内财神庙落成,墟日文化达鼎盛。

1958:人民公社化,改称“龙潭大队”。

1984:撤社建乡,设“龙潭村民委员会”。

2004:石桥、双芦并入,形成今村庄规模。

2021: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获批,龙潭作为首开区启动更新。

2023: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获评“广州市美丽乡村”。

2024: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游览信息:

1. 交通

自驾:广州—华南快速—大广高速—鳌头出口—106 国道 300 m 即到,村口有 3 个生态停车场。

公交:地铁 14 号线从化客运站 A 出口,转“从化 11 路”公交 30 分钟直达“龙潭墟”站。

2. 最佳到访时间

全年可玩,推荐 3–4 月(油菜花海)、6–7 月(荔枝节)、10 月(稻田音乐节、丰收节)。

墟日体验:每月农历初一、初四、初七、十一、十四、十七、廿一、廿四、廿七,上午 8:00–12:00 最热闹。

3. 门票与消费

开放式乡村,无大门票;

稻田小火车 20 元/人,牧场体验 38 元/人(含酸奶),汉服体验 39 元/小时。

4. 食宿推荐

民宿:

“龙潭印象”岭南四合院(旧墟骑楼改造,推窗见稻田);

“天天惦记”结婚小镇蜜月房(送玫瑰+牛奶浴)。

农家乐:

“阿娣荔枝鸡”泥焗走地鸡、流溪河鲩鱼一鱼两吃;

越秀风行牛奶火锅(首创牛奶+牛骨汤底)。

5. 贴心提示

墟日人多,建议 9:00 前到,可抢到手工艾糍、荔枝干、龙潭豆豉。

绿道骑行无遮阳,请备防晒;夏季稻田蚊虫多,建议长裤+驱蚊水。

财神庙、徐家大院可预约公益讲解(村委游客中心登记,每天 10:00、14:00 两场)。

一句话总结

在龙潭村,你可以上午骑着单车穿越稻浪,中午在百年墟市喝现酿双皮奶,下午换上汉服与爱人拍一组“田园囍事”,傍晚坐在潖江舞台听一段粤剧,夜里在奶牛星空露营——这就是广州乡村最浪漫的模样。


风光图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