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介绍
增城博物馆新馆整体建筑层高5层,建筑面积6544平方米,基本陈列由以下五个艺术专题组成:
“领海澳区山川会汇—增城文明史展(上)”:一层展馆面积共907平方米,由序厅、先秦文明、金钟遗韵、浮扶岭遗址、两汉增城等展区组成,以开合有致的空间序列,分层次、分组团地展示浮扶岭、金兰寺、西瓜岭等增城古文明遗址,按文献依据以半景画及复原沙盘模型等手段组合出土文物展示,让观众在文化情景中理清遗址埋藏的文脉线索。
“领海澳区山川会汇—增城文明史展(下)”:二层展馆面积共428平方米,由康宁乐土、唐宋富邑、明清繁庶,文教敷扬、名人辈出,稻香荔红农耕发达等展区组成,为不同的时代建立独立而相互联系的空间,通过复原各种历史场景、多媒体互动以及展柜展示古文物的方式,配合光感不一的灯光展示手段,来突出每一个时代空间的层次感,尽可能地让观众感觉到穿梭在不同时代之中。
“荔乡仙境—增城民俗民风展”:三层展馆面积共638.5平方米,由序厅、一仙一佛人杰地灵、迎神赛会舞动荔城、人文胜景、畲族风情独树一帜、增城榄雕扬名海外等展区组成,重点展示增城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神话人物故事、民族风情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榄雕工艺成就。
“专题艺术陈列—文房四宝”:展示与文房四宝相关的文物,展现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生活和艺术追求。
“李守真专题陈列展”:专门展示与李守真相关的文物和事迹。
景点特色
丰富的馆藏文物:拥有馆藏文物近3000件,涵盖了自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各类文物,特别是新石器时期直至汉代广东地区各个地方窑口所生产的釉陶器系列。
地方文化展示:通过各种展览,全面展示了增城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是了解增城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利用多媒体互动、复原场景、半景画等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游览必到
增城文明史展: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展示手段,全面展示了增城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了解增城历史的必看展览。
增城民俗民风展:展示了增城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地方风情,如麻车舞火狗、增城榄雕等,能让游客深入了解增城的地方特色。
珍贵文物展区:馆内有许多珍贵文物,如战国时期的青铜乐器、清中期刺绣禽鸟纹团扇等,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容错过。
典故与历史背景
增城历史沿革:增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置增城县,属广州郡。此后历经多次变迁,1993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增城县博物馆更名为增城市博物馆。2014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增城市,设立广州市增城区,增城市博物馆也随之更名为增城区博物馆。
重要历史遗址:增城地区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址,如金兰寺贝丘遗址、浮扶岭遗址、西瓜岭遗址等,这些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为了解增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游览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增城博物馆是研究增城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博物馆,可以深入了解增城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
教育价值: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文化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旅游价值:博物馆丰富的展览内容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增城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历史沿革
1984年:增城博物馆成立,旧址在增城凤凰山。
1990年:增城县博物馆迁至图书馆大楼,同年10月1日对外开放。
1993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增城县博物馆更名为增城市博物馆。
2009年:增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科技文化场馆(现增城城市馆),博物馆新馆即为其一,同年12月奠基兴建。
2017年7月:新馆竣工。
2017年12月26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2024年8月:广州市增城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参观信息:
票务:免费
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府佑路138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展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