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会馆

展馆介绍


锦纶会馆见证了广州丝织业的繁荣与变迁,体现了岭南建筑的灵动和秀丽,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也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见证。锦纶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由广州数百家丝织业主共同出资兴建,供奉“锦纶行”祖师张骞。道光24年(1844年)重修。1949年后改为民宅,1999年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因康王路建设整体平移至现址。

如今的锦纶会馆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香云纱展览馆,通过展示香云纱的历史文化、面料、时尚设计等,扩大了香云纱的文化影响力。

锦纶会馆曾因康王路建设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但经过专家论证,最终采用整体平移的方式将其保护下来,创下砖木结构古建筑平移的全国先例,也是国际上第一例平移顶升工程。

展区板块、展区特色

第一进:两侧展示墙记录锦纶会馆的历史,天井被打造为园林小景,营造出闹市中的山野情景,中间的石板路可用于走秀。

第二进:即锦纶堂,被打造成丝织贸易和香云纱文化展示空间,布置开放性展柜,陈列香云纱布料、原材料薯莨等实物以及相关图文介绍。

第三进:是香云纱时尚化设计实物展厅,展示香云纱的时尚化设计作品,突出时尚与创新。


历史沿革


清雍正元年(1723年):由广州数百家丝织业主共同出资兴建,供奉“锦纶行”祖师张骞。

道光24年(1844年):会馆进行重修。

1949年后:会馆改为民宅,但房屋结构基本保持完好。

1999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因康王路建设,会馆整体向西北平移近百米,创下砖木结构古建筑平移的全国先例。

2012年:正式“变身”广州丝织行业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2021年1月30日:由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华南农业大学、广州香云故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打造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香云纱展览馆开馆,重新对外开放。


参观信息:

票务:免费

地点:广州市荔湾区康王南路289号(近华林寺)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展馆图片



推荐阅读